矿用救生舱气体汇流排:救生舱供气、供氧,最可靠的方式还是高压气瓶供气。目前国内高压气瓶有15L、40L、60L、70L等几种规格,理论上讲,高压氧气瓶的压力为15Mpa,事实上,由于氧气灌装设备的原因,一般只能充到13Mpa左右。在释放氧气时,并不能将氧气全部释放干净,而是还留有部分余压,一般可按1Mpa计算,因此,一瓶氧气,真正有效的压力只有12Mpa左右,这是我们计算用氧量的理论依据。
救生舱内氧气供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,缺乏氧气,将造成受困人员窒息而死。许多矿难导致的生命死亡,70%以上都是因为缺乏氧气所致。救生舱是生命存活的希望所在,因此,如何提供可靠的氧气供应,是决定救生舱是否应用成功的关键。(详情请咨询技术部姚工:13952875566)
救生舱内氧气来源不外乎以下几种方式:
(1)液态氧
(2)化学生氧
(3)制氧机
(4)高压氧气瓶供气。
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哪种方式最可靠且最实用。
液态氧在中大型医院里普通使用,是一种不错的氧源,液态氧汽化成气态氧,一般可放大800倍,因此,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,液态氧作为一种高效氧源是很不错的选择。但液态氧有一个特点,就是缓慢汽化,如果汽化的氧气不尽快释放出去,将会使储气罐压力升高甚至导致爆炸,一瓶40L的液态氧(通过采用杜瓦瓶存放),差不多在1-2个月的时间内就可以挥发完毕。因此,对于使用时间长达6年的救生舱,显然液态氧不是最佳选择。
化学生氧是一种通过化学方式产生氧气的途径,一般采用超氧化钾或超氧化纳作为基础材料。它与水起反应,将产生大量的氧气。化学生氧在航天领域有所应用,但在救生舱领域,由于化学生氧将产生大量的热量,且反应过程难以控制,因此目前很少有救生舱厂家采用这种供氧方式。但作为应急手段,这种生氧方式也是可以使用的,比如市场上有一种“氧烛”,就是化学生氧的真实应用,可以在救生舱内备用一些,以救急使用。
制氧机目前在家庭及医院里已有广泛应用,它可以产生出93%以上纯度的氧气,符合医疗应用要求。它主要利用分子筛分离空气中的氧气,生成纯度较高的氧气。在救生舱这种密闭环境中,制氧机显然并不适用,它无法获得大量待分离的空气,而且相对耗电,因此对于供电紧张的救生舱而言,并不实用。高压氧气瓶汇流排供氧,是目前大部分救生舱普通使用的一种供氧方式,它采用高压氧气瓶供气,在气瓶阀门关闭的情况下,不会明显泄露,但如果阀门开启,则会有缓慢的泄露。因此,常时间存放的氧气瓶,一定要旋紧阀门,防止缓慢泄露。它的最大缺点是占用体积较大,存氧量有限,搬运较为困难。(详情请咨询技术部姚工:13952875566)